STEAM教育核心是强调使用先进的技术作为工具,但技术不是用来考试竞赛的。

文 | 德江

因为看到国内近年来一系列鼓励培养孩子兴趣、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政策出台,2016年开始,我们决定布局国内STEAM教育市场。

童心制物(Makeblock)创始人兼CEO王建军告诉雷锋网,在此之前,他们一直专注发展海外市场。

童心制物成立于2013年,主要向学校、机构和家庭提供STEAM教育产品。童心制物曾先后获得红杉资本、中金甲子的投资。2014年,童心制物获得红杉资本600万美元 A 轮投资;去年8月,童心制物获得中金甲子领投的3亿元C轮融资,投后公司估值为25亿元。

雷锋网曾报道,童心制物的STEAM教育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和赛事四个方面。硬件产品主要是可编程机器人套件模组,软件产品主要是图形化编程软件,内容主要有官方案例、视频课程、教案教材和设计素材等,赛事平台目前有MakeX机器人挑战赛。

因为国外STEAM教育推广和发展较早,童心制物成立之初即选择进入海外市场,在日本、美国、荷兰和中国香港均设有子公司。据童心制物声称,其产品已进入众多国家,拥有超过1600个渠道合作伙伴和25000所合作院校,用户数突破800万。相较于国内市场,其海外市场占比更大,童心制物近70%的收入来自海外。

政策主导:STEAM教育起势

近年来,给中小学学生减负的呼声一直不断。

去年8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尤其是违反教育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是整治的重点。

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

2019年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立即全面排查,严格审查监督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随后,一批违规学习类App或被关停或主动下架整改,部分在线教育公司也开始进行业务调整和转型。

政策对于教育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政策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打击和整治,同样也会释放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和《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也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校外培训和素质教育。

这对市场中与学科培训、应试提分、招生入学等关联不大的兴趣教育、STEAM教育公司来说无疑是利好的。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发布不久后,8月23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也正式上线编程课程。

STEAM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最早在美国兴起,与中国的素质教育提法类似。与传统的单学科教育重视传授书本知识不同,STEAM教育强调融合科学、工程、艺术等跨学科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项目的形式来锻炼孩子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育领域,政策对于教育的影响不分国界。

其实在很多国家,教育还是政府占主导地位,各国政府的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国外做的比较好的国家,政府在教育上都有一些政策支持。

王建军表示,即使在国外学校教育2C领域也是政策占主导。反观国内,政策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有条件的地区探索STEAM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童心制物也看到了政策所带来的机会,在2016年组建了国内教育团队。他们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区,不断去覆盖,目前其国内销售团队有近60人,队伍还在继续扩充。

虽然教育部发布了支持政策,但也指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童心制物在国内各地的市场走向还要看地区政策支持如何,包括当地教育局和科协相关单位发布的政策及执行力度如何。

我们国内的STEAM教育市场走向基本与当地政策强相关,特别是B端市场,比如像山东、江苏、北京这些地区的政策支持比较多。C端市场情况与地区的购买力相关,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北上广深是我们的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使得人们愈加意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病。国家也在顺应趋势鼓励发展兴趣教育、STEAM教育,家长们也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那些在应试体系之外的教育公司们无疑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STEAM教育核心:掌握前沿科技应用

童心制物去年发布了三款STEAM教育产品,分别是光环板、灵跃模组机器人和激光宝盒。

据童心制物介绍,光环板是一款专为课堂编程教育设计的单板计算机,支持语音识别,拥有1个运动和4个触摸传感器,支持简易Scratch图形化编程,可实现简易的IoT和AI应用。灵跃模组机器人是一款可编程多形态运动机器人,具有10多种以25kg大扭矩智能舵机为驱动核心的模组,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设计出模仿汽车、大猩猩、毛毛虫等形态的机器人。

因此他们的STEAM产品的拓展性和功能较多,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生活场景动手模拟及设计出具有基础AI功能的方案。

拿光环板来说,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上提前做好编程,就可通过手机来控制玩具小屋灯光的开关与颜色明暗;借助语音识别模组,结合编程软件上集成的微软认知服务,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语音交互玩具,玩具能够识别不同的语音从而做出类似眨眼和笑脸的效果。

十年之前,人脸识别等还是比较高深的技术,只有实验室里的部分技术人员才能接触这些。今天我们让这些曾经高大上的技术成为孩子们掌握的工具,我觉得这件事更有意义。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他们已在硬件和编程软件上投入很多精力,王建军深知,AI技术不是投入几个人、几十个人就能做好的,所以他们在AI技术上主要与大公司合作,例如后台接口用的就是微软的AI技术。

简单来说,我们是在教孩子如何运用AI技术去创造,而不是说我们要去做AI的基础设施或算法。我们在产品中加入微软的深度学习模块、语音识别和物联网等技术,甚至是Python编程,孩子学会了直接可以去做一些Python开发…其实我们想教给孩子的就是前沿科技应用,这是我们在教育产品研发上的逻辑。

他认为,STEAM教育核心就是强调使用先进的技术作为工具。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太快了,市场上还有不少人在用十几年前的技术来做STEAM教育,所以STEAM教育的普及推广之路还长。在他看来,哪怕是今天最新的技术,五年后可能都会落伍,所以教会孩子掌握前沿科技的应用非常重要和紧迫。

AI不是考试和提分的工具

目前,AI在教育里的应用主要分三个层次。

首先,许多传统教育公司开始引入AI,这些公司把AI当作一个帮助学生提分的工具,例如通过AI能够更快地找到学生哪些知识点薄弱,从而针对性推荐课程和作业,辅导学生学习考试。

王建军认为,这块还是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AI只是让考试得分变得更加高效而已。

所以他并不是特别认可这种模式:

我觉得AI提分会引起新一轮的竞赛,大家还是围绕着考分来学习,未来教育竞争会更加的激烈。

其次,通过在教室安装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分析学生学习的投入度或态度,进而生成报告,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

他也不认可这种模式:

我觉得这可能会让孩子成为绵羊,这样的课堂环境不是我们想要的。

最后,在应试教育体系之外,AI可以用来作为学生进行创造的工具。

我觉得AI和教育的结合,应当回归到AI作为工具的本质。AI不是提分的工具,也不是监视的工具,而是用于创造的工具,让AI帮助孩子创造力的边界进一步打开,这是我们希望做的方向。

他进一步解释,如何让孩子应用AI。他们的产品将AI中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技术的接口做到模块化简单化,即让零基础的孩子能够调用,例如孩子可使用他们提供的模组做一个简化的模拟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方案。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运用不同的模块去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实现对AI技术的初步认知。

在3月的春季发布会上,王建军表示:

我们产品的设计逻辑主要是围绕创造这个点。

他认为教育不是教孩子怎么考试得高分,教育需要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

 

  • 培养孩子面对已知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面对未知世界创造新东西的能力;
  • 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的能力。

 

此外,在教育+科技层面,王建军认为从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在线题库到在线直播授课只是教育信息化的形式在不断发展,而内容的变化也需要重视起来,例如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掌握前沿科技如AI作为创造工具、PBL学习方式及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他表示,STEAM教育是培养上述这些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少儿编程引发新一轮竞赛?

近年来国家开始鼓励发展STEAM教育,受政策影响,于是少儿编程受到资本和创业者热捧。去年开始,教育巨头如新东方、好未来等也开始投资或推出少儿编程项目。据雷锋网统计,2019年前两月AI教育赛道共23个投资案例中,有5家是少儿编程项目,占比达20%。

对于少儿编程似乎正在成为下一个奥数竞赛的迹象,王建军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有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成为孩子们的下一个负担之一。

所以他们不做信息学奥赛比赛,也不做STEAM教育相关的等级考试。因为一旦要做竞赛,势必会引起新的竞争。

王建军认为,目前STEAM教育和编程教育还是相对较窄的赛道,而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STEAM教育对于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价值。

但当他们与家长们沟通时发现,家长们考虑是否让孩子花费时间学习STEAM教育或编程,决定因素往往不是STEAM教育本身的价值大小,而是孩子学习时间的分配问题。

王建军坦言:

比如孩子面临的考试和升学压力,他们每天可能只有12个小时,学完语数外等主科之后,发现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时间了,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也是整个STEAM教育行业的问题。

挡在兴趣教育、STEAM教育前面的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如果应试教育依旧占据家长和孩子大量的时间精力,教育创新的落地还是缺少足够的生存土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