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童心制物“百城千校行”活动中,我们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青岛台东六路小学孙晓宇老师的《mBot公开课:智能防盗展台》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优质课一等奖!恭喜孙晓宇老师!!

该活动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中心、东师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1500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图为孙晓宇老师的获奖证书

孙晓宇老师从博物馆藏品展览的实际生活场景出发,带领同学们探索如何利用可编程智能小车mBot的人体红外传感器、LED灯等多种电子模块,制作智能防盗展台。

教学过程设计巧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图为同学们在分组学习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获得优质课国家一等奖的mBot 课程是怎样炼成的~

No.1

教学设计巧

《mBot公开课:智能防盗展台》包含了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整节课层层深入、高潮迭起。

开头引人入胜

课程首先创设博物馆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展览需要防盗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展示方式的缺点,引出本节课的目标:利用可编程智能小车mBot制作智能防盗展台。

为了解决聊天式导入对学生吸引力较低的问题,孙晓宇老师制作了微视频,让“博物馆馆长”给同学们发布挑战任务,更容易将学生带入任务情境,快速了解评比规则。

中间精妙引导

结合展品可能遇到的被盗情形,课程设计了三个情境任务,分别是:

创设情境一:一触即发

白天,总有游客越过警戒线去触摸展品,甚至有人还想顺手牵羊。有没有方法可以提醒游客参观时,不要越过警戒线?

创设情境二:无所遁形

接到线报,一个江洋大盗盯上了这批珍宝,今晚他将潜入展馆。博物馆虽有保安,但是盗贼神出鬼没,谁能发现他的踪迹?

创设情境三:双管齐下

为了躲避人体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据说盗贼升级出了 “智能盗贼”,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个任务层层递进,从教师引导做过渡到学生尝试做、学生放手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综合利用已经学过的硬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流程图清晰直观地展示“开发设计五步骤”。

▲图为任务一实现流程图

结尾余味无穷

在课程结尾,孙晓宇老师揭示12生肖兽首铜像是来自于烧毁的圆明园,并且有部分珍宝还流落在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从课堂之点辐射到社会之面。

▲图为学生在发表“科技兴国”的感想

No.2

教学用具妙

教具在课堂中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让教学内容更好的展示和理解,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二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孙晓宇老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也是本节课成功的重要原因。

可编程智能小车 mBot

传统呈现设计功能的方式主要依靠学生想象,不利于发现问题,学生也很难体验到设计的成就感。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借助可编程智能小车mBot,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编程效果。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图为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攻防演练

电子评比栏

分组学习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小组积分形式未免老套,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使用mBot主板、LED灯带、红外遥控器制作的电子评比栏,形式新颖,比分突出,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是学以致用的典范。

▲图为电子评比栏

任务单

在教学中,使用任务单给出程序框架,由学生填写具体操作,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编程思路。不同的设计所造成的在编程时间、程序执行速度、报警效果等方面的优缺点,让学生们懂得: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要更好的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图为学生们解决任务三-双管齐下的不同编程思路

No.3

教学效果优

陶行知先生指出过,“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

在这节课中,情境线与技能线双线交织,引导学生步步探索,将学生习得的重复执行、循环这些软件编程知识,人体红外传感器、LED灯这些硬件知识,“开发设计五步骤”这些理论知识,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